綠葉成墻,畫面養眼。在文昌街、和興路等街路高架橋橋體上,曾經冰冷灰色的石板水泥墻面爬滿了綠色牽牛花,橋底還有繽紛艷麗的海棠草。為執行市園林中心垂直美化布置,拓寬城區美化面積,香坊區園林局在7條街路施行垂直美化工程,現在已初見成效。

現在,在老城區,樓宇、道路、橋梁等各類基礎設備鱗次櫛比,可供施行美化的土地資源越來越少。為了在有限的城市空間內提升美化率,近年來,園林中心按照「見縫插綠」的準則,盡可能多地拓寬城市美化空間,垂直美化則是市園林中心探索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行動。香坊區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經過對比挑選,該局最終挑選了牽牛花和地錦作為施行垂直美化景象的首要植物,一起調配栽種龍翅海棠等色彩艷麗的花卉,在色彩與造型配比上與橋體和街路相得益彰,取得了良好的景象作用和美化作用。
從去年8月份開端,香坊區園林部分啟動對轄區內的橋墩長度、高度等建築物數據的丈量和調研,並製定了具體的橋體垂直美化施工方案。今年6月初開端,香坊區園林局對文昌街、和興路、三大動力路、進鄉街等7條街路全面開展橋體垂直美化施工。到現在,橋體垂直美化工程已完工,共栽植地錦和爬山虎4339.4米。除了橋體垂直美化,香坊區園林部分還經過區企、區校共建的方法,在東北林業大學支持下,對和興路一側的林大學校欄柵施行垂直美化。隨著植被的成長,垂直美化的作用越來越顯著。
垂直美化與街路美化作業不同,因為橋下或者建築物下一般沒有土壤,園林工人在施工時必須做到因地製宜:對橋體下有美化土壤的進行定點栽植;對橋下沒有美化土壤的點位,選用箱式種植,並架起鐵網等設備引導植被攀爬成長。
往後,香坊區園林部分將進一步執行市園林中心的布置,在橋體垂直美化的經驗基礎上,在轄區更多條件成熟的建築物點位施行垂直美化。

垂直美化便是挑選適合氣候特色、攀附力強的藤蔓類植物,在高架橋兩側、橋墩下等區域栽植,經過精細化維護讓其沿著建築外立面向上攀爬,然後形成城市立體美化景象帶,有助於豐富美化街角景象,拓寬城市美化空間。